2003年4月1日,香港文华东方酒店24楼,一代巨星张国荣选择了离开。他的离去震惊了整个亚洲,留下了无数疑问和无尽的怀念。每年的4月1日,不仅是愚人节,更成了人们纪念张国荣的日子。他为何会如此完美却选择离开?为何每一个提及他的人,言语中都是赞美?
张国荣,1956年出生于香港的一个富贵家庭,父亲张活海是香港有名的“洋装大王”,但张国荣在家中并未得到太多关注。童年的他,几乎是在保姆的陪伴下长大。父母的疏离、家庭的复杂,以及哥哥姐姐们的年龄差距,使他养成了孤僻的性格。
13岁那年,张国荣如愿以偿地逃离了这个家,被父亲送到英国留学。在那里,他学会了照顾自己,但好景不长,16岁时被迫中断学业回国。20岁时,他参加了丽的电视台举办的歌唱大赛,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张国荣的音乐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刚出道时,香港歌坛竞争激烈,如陈百强和谭咏麟这样的歌神已经确立了地位。张国荣的风格并不被大众接受,专辑反响平平,甚至一度被唱片店一元甩卖。在一次演唱会上,他遭遇了观众的嘘声和谩骂,但这并未让他放弃。
1982年,张国荣遇见了经纪人陈淑芬,在她的帮助下,张国荣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同年,他和儿时的玩伴唐鹤德在聚会上重逢,两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唐鹤德对张国荣的支持,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在张国荣最困难的时期,唐鹤德拿出自己的积蓄资助他,并辞去了银行的工作,专心支持张国荣的事业。
1983年,张国荣凭借《风继续吹》专辑横扫香港乐坛,此后他接连推出多张专辑,并凭借《Monica》等歌曲赢得了无数荣誉。他的歌曲和表演风格开始受到大众喜爱,张国荣也成为了香港乐坛的标志性人物。
然而,随着名气的上升,张国荣也面临着媒体和粉丝的巨大压力。他与谭咏麟之间的“谭张争霸”引发了香港乐坛的动荡,虽然给他带来了资源,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此外,张国荣还曾因为与何超琼的舞蹈而遭到误解和攻击。
1989年,张国荣在告别演唱会上公开向唐鹤德示爱,展示了他的勇气和真性情。然而,这样的公开行为再次引来了媒体和粉丝的争议和质疑。1997年,张国荣因为参演《春光乍泄》入围金像奖,却又因为同性恋话题在颁奖典礼上遭遇了羞辱。
张国荣的抑郁症在此时已经非常严重。尽管他努力通过工作来辟谣,但媒体和公众的偏见并未减少。2003年4月1日,张国荣选择了离开,留下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题。
张国荣的离世不仅震惊了香港娱乐圈,也震动了整个亚洲。他的传奇故事、才华和善良,使他成为了永恒的巨星。如今,20年过去了,张国荣的传奇故事仍然流传,他的粉丝们依然怀念他,他的音乐、电影和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张国荣,一个时代的巨星,他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和怀念。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张国荣抑郁跳楼背后的他,谁该为巨星陨落负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