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现代农业新趋势,7大智慧农业物联网应用实例解析

未来现代农业新趋势,7大智慧农业物联网应用实例解析

万明聪 2024-12-31 未命名 476 次浏览 0个评论

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实施速度正呈指数级增长。据最新统计,2020年农业物联网设备安装数量已突破7500万台,年均增长率高达20%。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领域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全球人口持续增长,GHI发布的GAP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7亿,这意味着未来30年,全球粮食需求预计将增长50%到65%。这无疑对全球农业提出了严峻考验。面对压力,如何既保护环境又加强粮食安全,成为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英国苏格兰农学院土壤和作物系统部主任克里斯蒂·沃特森博士表示,“应对这些挑战,高效、环保、健康是未来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农业生产中,化肥、水分、农药等是不可或缺的物资。然而,我国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均占世界总量的相当大比例,而农业用水量更是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10%。可以说,农业的高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药、化肥以及水分。

面对这一问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济阿诺•达席尔瓦建议,应利用大自然自身条件提高作物生产,如土壤有机质、水流量调节、授粉以及病虫害的生物防控等。同时,他鼓励发展保护性农业,提高单产的同时恢复土壤健康。通过保护天敌的方式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而非对作物滥施农药。利用精准灌溉,可以因地制宜、把握适时适量用水,既提高对气候变化的抗冲击能力,也能通过增加土壤碳汇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和感应技术的发展,为农场主提供了一种提高耕作效率和增加现有耕地产量的方法。从“人”到“数据”的决策因素转换,使得农业产业链运营效率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得到优化。

物联网在农业实践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和好处。首先,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通过实施精确灌溉,农场主可以更有效地用水、节水,避免灌溉不足和过度灌溉。智能传感器取代手动读数,为远程设备提供实时测量,使得管理更加高效和精准。

简仓和储罐液位测量也是农业物联网的一大应用。智能传感器取代手动读数,为远程设备提供实时测量,降低了监测成本并提高了效率。此外,通过超声波测量的液位传感器可以自动阈值设置,及时通知液位过低或过高,确保储存的安全。

粮库的温度和湿度管理同样重要。智能温度监控器提供了一种安全和自主的方式来远程管理温度和湿度,防止作物变质或繁衍微生物,确保产品质量。

土壤状况数据的收集对农业至关重要。通过高精度传感器远程在线采集土壤墒情、酸碱度、养分、气象信息等,实现墒情(旱情)自动预报、灌溉用水量智能决策、远程、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等功能,最终达到精耕细作、准确施肥、合理灌溉的目的。

物联网在农业中还有助于病虫害防治。智能相机技术可以检测杂草和其他植物位置,自动、准确地分配除草剂和肥料,提高化学品利用率,提高整体生产率。同时,害虫控制也变得更加精准,有效针对害虫进行防治,而不会损害对农作物有益的非目标昆虫。

此外,物联网在牲畜监测和地理围栏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为每头牲畜配备一组基本的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牲畜位置,智能预警长时间不活动或脱离电子围栏的牲畜;记录牲畜的心率和体温等健康数据来预防疾病。

下一代温室栽培更是展现了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巨大潜力。垂直农业通过水培设施种植水果、蔬菜和菌类食材,无需土壤且水分减少90%。通过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土壤水份传感器等,采集大棚的环境条件,自动调节系统,实现精准控制。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解决方案,通过实时收集并分析现场数据及部署指挥机制的方式,达到提升运营效率、扩大收益、降低损耗的目的。可变速率、精准农业、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等多种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将推动农业流程改进。物联网科技可用于解决农业领域特有问题,打造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场,实现作物质量和产量双丰收。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未来现代农业新趋势,7大智慧农业物联网应用实例解析》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