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两个在财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概念——边际贡献率和变动成本率。这些概念不仅对于财务专业人士至关重要,也对于理解企业运营和决策有着重要意义。让我们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揭示这些概念的具体含义和计算方法。
一、例题解析
甲公司的销售收入为60万元,其边际贡献率为20%。该公司分为A、B两个部门。其中,A部门的变动成本为40万元,边际贡献率为30%。我们来看看下面的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A部门的变动成本率为40% B:A部门的边际贡献为18.15万元 C:B部门的边际贡献率为9% D:B部门的销售收入为45万元
解析:
-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 A部门的变动成本率=1-30%=70%;
- A部门的销售收入是40/70%=57.14万元
- A部门的边际贡献=57.14*30%=17.14万元
- B部门的销售收入=60-17.14=42.86万元
- 甲公司边际贡献总额为=60*80%=48万元
- B部门的边际贡献=48-42.86=5.14万元
- B部门的边际贡献率=5.14/57.14=9%
从上述计算中,我们可以得出,选项B和C是正确的。
二、什么是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简单来说,就是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它通常被称为毛利,反映了企业在扣除变动成本后,通过销售产品所获得的额外收益。边际贡献率,则是指边际贡献在销售收入中占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产品为企业做出的贡献能力。这部分的内容在管理会计中是很重要的,初级会计考试也涉及了一部分。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的概念。在备考初级会计考试或进行财务决策时,这些概念都是值得深入学习和探讨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核心考点,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详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