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例都是“宽式回环”,它们整体形式符合“A~B,B~A”的回环架构,同时,从部分形式上看,它们也是“顶真”。
(二)依据相反排列的成分的结构:可以分为“词的回环”、“词组的回环”和“句子的回环”三类。
1.词的回环
相反排列的成分为词或词素,统称为“词的回环”。例如:
⑤实事要办好,好事要办实。
⑥从我一生的经历,我悟出了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科学,也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这两例都是“词的回环”,它们整体形式符合“A~B,B~A”的回环架构,同时,从部分形式上看,它们也是“顶真”。
2.词组的回环
相反排列的成分为词组,称为“词组的回环”。例如:
⑦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曹禺《王昭君》)
⑧对丑类的恨加深着对人民的爱, 对人民的爱又加深着对丑类的恨。(刘心武《班主任》)
这两例都是“词组的回环”,它们整体形式符合“A~B,B~A”的回环架构,同时,从部分形式上看,它们也是“顶真”。
3. 句子的回环
相反排列的成分为句子,称为“句子的回环”。例如:
⑨群众的干劲越大,党越要关心群众生活,党越是关心群众生活,群众的干劲也会更大。(中国共产党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⑩近来呀,我越帮忙,她越跟我好,她越跟我好,我越帮忙,这不就越来越对劲儿了吗?(老舍《女店员》)
这两例都是“句子的回环”,它们整体形式符合“A~B,B~A”的回环架构,同时,从部分形式上看,它们也是“顶真”。
回环的修辞作用:
第一、回环可以有效地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辨证关系。
第二、回环可以增强语言的均衡美、节律感,加深读者或听者对所表现的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运用回环时,应该注意:
在追求回环往复的形式美时,一定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避免搞成脱离表达内容的文字游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十二种修辞方法例谈之第五讲,认识回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