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回想起2021年《明末:渊虚之羽》初次亮相时的18分钟实机演示,那时的网络舆论可谓一片哗然。玩家纷纷指责其与《血源诅咒》高度雷同,从传火点、UI界面到人物动作、甚至是处决音效,似乎都在照搬宫崎英高的经典作品。游戏的质感也被批得一无是处,甚至有人直接呼吁项目组倒闭解散。这种批评已然非常严苛。
但在此之后,《明末》很长一段时间里再也没了消息。正当大家以为这个项目就此销声匿迹时,去年10月,它却发布了新的实机PV。无论是质感还是完成度都与2021年首曝时有了天壤之别,B站上的播放量更是飙升至800万。大家开始重新审视这款游戏:三年时间,为何游戏的变化像是变了天?它又是如何实现逆袭的?以及,《明末:渊虚之羽》到底能不能成为村里的第二个大学生?
量大管饱的类魂动作游戏
在体验游戏第一章的过程中,明末始终给我一种“献给宫崎英高最好的情书”的刻板印象。最典型的就是那些埋藏在各种转角处的阴间小怪,它们就像是老贼的忠实粉丝,专门挑选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游戏中的战斗,总体上走的也是类魂的传统动作游戏路线,以完美闪避和格挡弹反为防御核心,通过这些操作换取进攻资源,形成一招一式的循环。但倒也不能说明末的战斗就没自己特色了,实际上,得益于丰富的武器,属性和流派系统,明末在战斗上的可玩性相当丰富。
具体来说,游戏目前划分了斧头、长枪、双刀等五种基本武器流派,每个流派下又包含多个不同特性的武器。以长枪为例,有的纯粹近战,有的可转变为远程武器。此外,武器和流派都有单独的战斗技能,如斧流派中期可点出旋风斩派生招式,通过特定指令触发打出高额伤害。
游戏也有副武器的概念,玩家可同时装备两种战斗风格截然不同的武器,通过消耗须羽完成主副武器无缝切换,并搭配各自战斗技能,大大丰富了战斗的可玩性。
羽毛在游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释放武器流派技能和切换武器的条件。获取羽毛的方式多样,除了完美闪避积攒外,还需根据武器特性来获取,如斧头连招最后一击的跳劈可直接攒满羽毛。
随着玩家在天赋树上解锁技能点,围绕羽毛资源,主副武器之间可组合出多种流派,不仅进攻手段多样,还能在攒资源维度上展开不同策略。
线性探索的占比较大
与《黑神话:悟空》偏Boss Rush的玩法不同,《明末:渊虚之羽》非常强调关卡探索体验。游戏中的箱庭关卡设计巧妙,也就是说,探索在游玩流程中占比很大。
例如第一章中期的蜀王祠,在Boss战前有一个隐藏的梯子可通往另一个Boss所在地,类似这样的奇怪道路分支在游戏中比比皆是,魂味的柳暗花明在这款游戏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现,而这个设计可能是由于设计的难度,在许多类魂游戏中都是缺席的。
打完蜀王祠Boss后,玩家会进入类似黑神话中浮屠塔的地下场景,里面不仅有大量的敌人,还有众多岔路可供探索,以及像电梯井这样的可交互捷径。无遮挡的道路也方便玩家利用坠落伤害进行地形杀。
此外,支线任务和人物对话中的交互还能获得对战斗有益的道具,如与NPC对话获得骨哨笛子,可在战斗中召唤强力NPC助战,战斗因此更有趣味性。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1年到去年10月的两次官方实机视频对比来看,游戏的质感有了显著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游戏迭代至虚幻5引擎。在实际游玩中,虚幻5引擎的特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为游戏的视觉表现增色不少。
一些不得不提的不足
《明末》的故事对于不熟悉中国历史的外国玩家来说,中式风味和奇幻的世界观已经能让他们得到满足。但是对希望看到更多明朝美学风格的中国玩家来说,其承载的时代印记还是不够过瘾。
此外,角色服饰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套装设计偏网游化,与游戏明末题材的历史厚重感不符,可能会对我这种口味比较刁的玩家的沉浸感造成一定冲击。
怎么看《明末:渊虚之羽》?
从游戏预告在XBOX发布会压轴出场,到预告片尾XBOX和XGPU的大LOGO赫然排在PS5之前,不难猜出游戏大概是有了足够的扶持。所以有了钱,人才和技术也就不是问题,再加上制作团队的不忘初心,有了如今的翻身逆袭倒也没有那么奇怪了。
说起来,《明末:渊虚之羽》有些生不逢时:从情感上讲,如果没有《黑神话》,玩家对国产游戏的期待可能仅停留在“有就行”的阶段——只要游戏有那么点大作的样子,就会出于支持国产游戏的心态去购买。但如今有《黑神话》珠玉在前,“国产”不再是免死金牌,玩家对国产单机游戏的期盼和评价标准已经和国际接轨,玩家希望看到的是能影响世界的中国游戏,而非昙花一现的作品。
《明末:渊虚之羽》能否承担起这样的期盼,目前还难以定论。但至少从项目组面对2021年的舆论压力,用3年时间将一个糟糕、廉价的作品,打磨成如今能拿得出手的开胃菜,他们的态度和坚持还是值得我们的一个认可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明末,渊虚之羽成村里首个专升本游戏?》
发表评论